今天看到跟「抱怨」、「要正向」、「你多正向,就能吸引到多正向的人事物」相關的訊息。

甚至有一位心理師說抱怨需要管理等等的,讓我不禁要想:無止盡地抱怨的人就該死嗎?

為什麼不是聽不懂別人在說什麼的人要檢討自己沒能力傾聽,然後再把自己的無能歸咎於別人太愛抱怨?

真正聽得懂的人,不會認為那是在抱怨,除非你沒聽進去,只是「做做表面功夫」,告訴對方「我有在聽喔!」(敷衍!)

 

說這些話的人,說的本身就是一種「抱怨」。

他們正在叫那些愛抱怨的人別接近他們。(可是為什麼是要別人改變?而不是自己改變?別人為什麼要滿足自己的期待?)

既然那麼強調正向、愛正向,聽到別人「抱怨」時,何不對他說:「你的心思非常細膩,可以敏感到一般人不會敏察到的事情,而且很有情感地在對待這些人事物」?

既然要正向,為什麼要貼一個「抱怨」的標籤在他身上?而不是看到這件事的優點?

既然要強調「亮點」啊!既然這麼愛「正向」啊!因為,說別人在抱怨的時候,已經下一個「評價」了,評價對方是不好的人。

 

我也會覺得有些人就是在抱怨,藉由抱怨不去面對自己真正的問題。

我自己也常被人家說很會抱怨,也許會有人認為我藉由抱怨不去面對自己真正的問題。

不過我想說的是,我的抱怨真的就是怒氣衝衝、不想包裝的直來直往,這是真抱怨。

我不喜歡的那種「抱怨」,是表面上在感恩、感激、紀錄自己的進步,實際上在訴說著「你們大家看!我多辛苦啊!可是我多努力在生活著啊!」言下之意便是:其他人都比不上我。

這種「抱怨」,反而更像是抱怨,因為這個人並無法接受自己的人生發生了這些事,而必須用別的方式來逃避自己所遭遇到的。

會逃避是正常的,有時候太痛苦了,連要去想起都很困難。

可是如果還用美好的假象來包裝,那就已經不是潛意識的運作,而是意識上要得到掌聲與讚美。這種的,我反而才會不喜歡。

 

無法接受別人一直抱怨的人,是不是要想想看自己在無法忍受什麼?

其中一定有自己無法忍受的事物,也一定有因為自己的無法忍受而沒好好對待別人的態度,那個態度反而是加深了對方的傷口而讓他更想抱怨(事實上那其實是一種很深的痛)。

我不喜歡一直口口聲聲說什麼正向、積極的人,因為我明白人生沒有事事好、事事美,有苦有甜才是「真實的人生」。

我只是不想假裝自己的人生看似美好,到最後才發現是自我欺騙的幻境,而且還不是別人欺騙自己,自己才是欺騙自己的真正兇手!

 

我也很喜歡聽別人抱怨。

因為這個社會並不允許人們抱怨,根本不接納這東西,所以我明白那會變成一種潛在的壓力,使人毫無生氣。

如果一個人抱怨完,他就可以好好地專注在當下去做事,那麼讓他抱怨一下不是很值得嗎?

比起禁止他抱怨,然後讓他壓抑心中的傷痛去生活,而這份傷痛一直沒有被好好處理、好好對待因而不時跑出來刺他一下,搞得他沒辦法專注在生活上,讓別人抱怨是更好的選擇。

雖然以我的能力,我無法給對方很好的回應,也許無法達到對方的期待,但至少「有人陪」、「有人願意聽」這兩個很重要的元素做到了,就是給他的基礎打穩,讓他不至於會陷得更深。

 

而且老實說,我從別人的抱怨中,聽到了很多跟自己的生活經驗相差很多的故事。

有的人苦苦追尋世界文學名著,不斷想讀好的劇本、好的戲劇,可是卻忽略了自己當下的真實生活,那不是一種本末倒置嗎?

別人的人生你都不願意知道了,看那些「某個人想出來的很多作品」是能多擴充自己的眼界?

每個人,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故事。再無趣的人,他也讓我看到了「無趣的故事」,以及這故事背後的喜怒哀愁。

真正幫助我去更認識一個人的,我想不會是對方口口聲聲說的「美好」,反而是那些「不美好」、(人們所謂的)「抱怨」,因為這些事物讓我有機會能去見識不同的人生,以及每個人生而為人的苦與悲哀,命運對誰都一視同仁的那種對待。

 

所以,抱怨是什麼?

抱怨是自己投射出來的無法接納他人的狀態,因為我不能接納他,所以我直接貼一個標籤說「他在抱怨」或是告訴他「要正向」(告訴別人要正向的時候,不就是在說他不夠正向或很負面嗎?)

可是,只要不把它視為抱怨,而是視為一種「煩惱」、一種身為人的困境與苦,那麼也許就能比較理解並體會對方的狀態了。

 

 

 

 

@03:21:21-03:40:2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un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