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認識內在小我,第三堂

2011/09/22,7:00-9:30 PM

 

有的人某一個小我比較常出現,很強勢、很有用,得到讚美,所以它就一再出現、一再得到讚美,相對的另一個小我可能就會不見。

所以我想了一下我不想要的小我:軟弱、脆弱、溫柔、溫暖,跟女性特質有關的部分。

我不想要自己像個女性一樣,所以討厭那些特質。

而相對的堅強、強悍、強勢、強硬這類字眼與我的形象較符合。

 

回家後想到親密關係的團體裡,當某位成員開始發言時,我就會有一種厭煩感,希望她不要再說了。

原來,我不喜歡別人一直說,說自己的苦,由另一面來看就是說,我是個不喜歡訴苦、不喜歡抱怨的人,在24歲之前,一直以這樣的方式活著。

24歲(某一個前世的壽命只有24歲),開始上研究所,很多事都開始在改變,這是否也意味著我超越我某一個前世而今正往更好的未來邁進?

 

其實我一直都是會訴苦的人,也一直很會抱怨,只是要找到有安全感的對象,這種人很少,所以通常他們會承受我太多負面的能量而受不了。

因為擔心別人投來的異樣眼光,或者是自己不夠堅強還無法劃清界限分清是誰的投射,所以我將自己隱藏起來,認為這樣比較安全,默默地存在著。

想起研究所同學不知是有意還是無心說的一句話:「什麼都不講的人才可怕。」

那時讓我感到被批評,好像我不把自己的事說出來就是「不對的」,剛才想到這件事時發現其實我還是會抱怨,只是不會向研究所同學抱怨,然後我才知道『原來我只敢在安全的對象前抱怨』,而當時剛認識沒多久的研究所同學還無法讓我心中累積多年對人的恐懼都消散。

而也因為自己平常不喜歡說負面的事,所以遇到什麼事都覺得自己悲慘、可憐、需要人家幫忙,好像是一種「裝可憐以博取同情因而得到輕鬆的生活」的人,我感到相當厭惡,無法接納。

其實我無法接納的是自己內在那個覺得自己悲慘、可憐、需要人家幫忙的自己,我無法接受自己「裝可憐以博取同情」這件事,因為這可能與我的「為自己的選擇負責」相砥觸。

原來如此,花了三年多才弄懂這件事。

 

 

而,最近的我開始在拼湊過去的片段,慢慢地想要將女性特質的那些部分從邊疆找回來,讓它們成為我身邊親愛的侍妾之一。

 

 

 

 

@00:05:28-00:17:4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unato 的頭像
    lunato

    Se Stessa

    lun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