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團體2°作業:帶自己的內在小孩去做一件事。(記錄)

 

 

國小三至四年級。

開始發育。然後在生理期來了後,原本快速成長的150公分的身長停止長高。

停止長高,於是多出來的熱量往橫的發展,愈來愈胖。

也許胖一點、醜一點,是比較安全的。

不會有人喜歡這樣的身材,所以不會有人覬覦我。也許這是潛意識裡的自我保護之道。

後來我用這理由說服自己,瘦不下來也沒關係。真正愛我的人,不會在意我的身材。

 

國小五年級。

心臟病正式發作且持續超過半小時。

沒有選擇,只能面對生命的轉彎。

害怕死亡、想要緊抓不放的心情,深深刻印在我心底最深的區塊,而誰都禁止進入。

改過個性,不想留下更多遺憾。

 

國中一年級。

什麼都好、什麼都美的時期。

有生活目標,走向未來去,而未來一片光明。

用最大的心去包容世上所有一切,世上所有的人事物。

無論什麼都是好的。那是我心中形成的接近「道」的思想與選擇。

而「人為什麼而活?」、「人生的意義是什麼?」,這些也開始形成。

後來我「選擇」的人生意義是「關係」,那是死亡帶不走的、曾經有過永遠不會被偷走或替換的寶貴交流。

開始想把生命用在與他人維持良好的關係上。但後來似乎成為一種討好。

永遠的101式微笑,因為要控制自己不能生氣、不能衝動,保持心情的平穩,避免心臟病發作。

 

國中二年級。

生理期紊亂。身體變差。情緒低落。

休息時間不夠,課業時間被壓縮,落後的進度形成壓力,讓我愈來愈感到挫折。

開始對人生的意義持悲觀的想法。

無論怎麼努力,永遠都有超越不了的第一名,那麼爭奪第一名是為了什麼?

就算有終極的第一名,難道就可以不死地擁有它嗎?

既然無法擁有,那麼第一名能怎麼樣?

而且為了這個第一名,還得讓自己成為鬥爭的人,還得讓自己去跟自己的好同學、好朋友鬥爭,這是什麼人生?

想放棄鬥爭。想追求更有意義的人生。但我不知道「更有意義」的人生是什麼樣的人生。

 

國中三年級。

想要自己決定自己的未來,卻被家人阻止。

以成績來決定一個人的未來,對我來說是一件可笑的事,然而世上的人好像都不明白。

我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有自己想要去的地方,那是別人再怎麼阻止也閂不住我的。人的精神與意志是自由的。

不被尊重、不被理解、不被支持、不被接納,只被當作白痴、傻子、有問題的人,世人就是這麼看我的。

用一種「這人是瘋子」的眼光看待我。

為此反抗,為此憤怒,為了自己不能自由而要發狂,但最終仍敵不過想要安逸的心,於是上了高中。

102式的表情是沉著臉,就是想要表達自己的不滿。

 

高中一年級。

訓練自己面無表情地生活著,但開學第一天就破功了。

我以為我跟同學處得很好,但同學卻認為我是個奇怪的人。

知道這件事的我,開始不知道該相信什麼,或者該相信誰。

再次不被接納。

直到遇到了他。

 

高中二年級。

分班的痛,讓我整個暑假都像遊魂一般地過活著。

導師對我說的「不要再吃了」這句話,至今仍印象深刻。

不了解我的過去、我的人生,只憑外表(身材)就斷言我是個怎麼樣的人…這樣的人到底為什麼可以當老師?

雖然早就知道教育是騙人的把戲,但沒想到我自己竟然還信得這麼真?!

從那一刻起,我發誓自己絕對不要成為那樣的人!要先了解別人的狀況後,再來說話。

另一方面,刻意疏遠同學,讓別人不敢接近我,「奇怪」的聲音愈來愈多,但我已經不抱希望。

活在世上,要被了解,太難。

自己一個人的世界,沒有人懂的世界,到底這樣的世界留我有什麼用?

一點都不快樂的世界,到底為什麼我還要繼續下去?

在我決定人生以快樂為目標之後,我讓自己過得不快樂,但還要繼續不快樂下去嗎?

香菇幫忙,讓我在咪老的課裡開始發出微弱的光芒,但那確實是屬於我的光芒。

也許我能重新找到自己。現在想想,也許那是我重來的機會。

無論過了多久,無論經歷多少事,想到這裡還是會眼泛淚光。

 

高中三年級。

愈來愈不想讀書地過活。

想要去學義大利語,但其實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考上?

對未來的迷惘,雖然抱持不安,然而卻沒有太大的真實感。

同學們已經知道我的國文很好了,然而卻還是沒有人知道為什麼我的國文這麼好。

繼續做著關心別人的事,做巧克力、做聖誕小書籤,但如今這些人又在哪裡?

現在回想起來,自己到底在做什麼?當時的我真的知道嗎?

不想留有遺憾的想法太過強烈,讓我不斷去關心別人,用自己自以為是的方式。

但是,沒有得到回饋的我,心卻在原本就沒有的前提下,慢慢累了。

 

大學。

同學很好。也許是因為我開始有了自己的時間與空間,所以心情平靜許多。

但偶而會在半夜想到過去的事,愈想愈生氣、愈想愈難過,然後開始掉一滴眼淚、兩滴、一行、兩行…然後大哭一場。

我在哭什麼?自己以為睡一覺,明天醒來又是美好的一天,用這樣的謊言繼續活著的我,到底是怎麼樣的我?

堅持「誠實」的自己,卻不斷地在逃避、欺騙自己,那到底是怎麼樣的我?

明明就不想要陪同學,卻還是出去陪同學,那到底是什麼樣的矛盾?

明明想要表裡如一,明明就痛恨虛偽的雙面人,但我表現出來的好像就是那樣的人,這到底是怎麼樣的我?

明明想要溫和的對待別人,卻更容易就生氣了,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在我身上。

我不懂,卻好容易陷入生氣還有其他的循環中。

 

碩一。

以前沒認真讀書的自己,開始感到自己比不上別人。深深的自卑感從心底浮現而出。

不想浪費時間,所以想讓自己很忙;但讓自己很忙,反而什麼事都做不好,於是更感到時間的壓迫性而想放空。

總是這樣矛盾著。

認真地談梁離開的事。認真地談他的事。

認真地面對自己的溝通,以及自己內在想像出來的過多的擔憂。

努力面對自己的幻想情境,努力地和眼淚一起共存下去。

剛開始的談話,逼自己一定要跟原生家庭做聯結,想到的都是讓我難過的事。

被遺棄的恐懼,孤單的自己,慘澹的青春歲月,不知道為何而活的日子,彷彿從真實淡出的心。

開始敢去問清楚,減少自己心中的焦慮。

 

碩二。

因為和同學一起住,而引發了很多的憤怒。

蜚短流長,鉤心鬥角,不知誰說的才是真的,每個人都把我當作垃圾桶傾訴他們的苦,卻沒有人可以承接我的痛。

這一切,跟我的原生家庭一模一樣。

忍到受不了,開始去反擊,開始學會吵的小孩要糖吃,開始把自己心臟病的事說出來。

開始敢去表達自己的憤怒,用一般人可以接受的方式。

開始可以發現自己原來有這麼多的不滿、憤怒、痛苦。

開始去正視自己的疾病所帶來的失落,開始知道拒絕不合理的情緒。

開始,想要大聲地說話。尤其是大聲地說「不」。

 

碩三。

第一次參加團體。

一路上幸好有行政督導、老師、專業督導,我可以學習到專業並能有穩定的情緒學習。

然後開始從頭到尾回想過去的傷痛。

說不出口的痛,不敢說的痛,知道自己再怎麼說也不會有人懂的痛。

只能自己一個人去咀嚼生命的百般滋味,那些痛。

開始可以向他前進一點點,看清楚我們之間一點點。

 

碩四。

開始跟家人要求自己的權利。

開始要求別人尊重我。開始索討自己過去隱忍的、自以為體貼而不說的那些。

自己的人生要自己負責,為何有人可以不負責卻丟給小孩去承擔?

開始懂得劃清界限。

上了一些課,做了靈性層面的治療,對於前進又更進一些。

參加第二次團體後,滿滿的憤怒向我襲捲而來,我才知道自己有這麼地痛恨這些人們。

我的感覺漸漸回來了。

 

碩五。

第三次團體。

我還想要努力往前進。

想要努力地讓自己活得更好,充滿色彩。

 

 

 

 

@22:45:34-23:01:20

@23:32:01-00:00:3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un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