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之形》
在某個國小六年級的班上轉來了一位耳朵聽不見的女學生,因為溝通的方式不同而帶來與同學相處的困擾,久而久之被同學排擠。雖然如此,但她還是繼續努力著,她的助聽器多次被同學丟掉或弄壞之後,她媽媽向學校反映她是否有被霸凌的情形,而霸凌她比較嚴重的同學在那之後開始被其他同學霸凌,包括他原本的好朋友帶頭排擠他。
升國一後,他曾經試著跟好友靠近,但卻被拒絕了,從此就孤單一人,沒有朋友。看到自己的媽媽努力工作賺來的錢拿去還給女孩的媽媽,後來他很努力打工賺錢、學手語,賺到足夠的錢也把以前弄濕的筆記本還給女孩後,他打算要自殺,但被救回來。
此後,他試著跟女孩見面,之間因為幫忙了別人而認識了朋友,透過女孩的心願他與以前的同學開口說話,漸漸形成一個朋友圈。但彼此間的想法與相處各有所異,在不斷地接近、遠離、接近、遠離後,他逐漸看見自己,也看見別人。
--
因為聽障,所以女孩跟同學們的溝通只能透過筆談,而沒有自信的女孩時常認為一切都是自己的錯,總是將道歉掛在嘴上。跟女孩一起相處的同學,久了也承受不了好像是加害者的角色,而選擇疏離女孩。
疏離女孩的同學,為了讓她能清楚知道自己的立場,透過說她壞話、排擠她,希望她知難而退,但面對她的不放棄,似乎也不知該如何是好。她很希望能進入她的世界,與她溝通,但女孩的回應始終是「對不起」,她也不得其門而入。
帶頭霸凌女孩的主角,在經歷霸凌與被霸凌後,深深體會到自己正在為自己犯的錯贖罪,因此沒有任何怨言,蠻認命地接受,也開始去幫忙別人,希望能與女孩重新做朋友。
--
因為溝通帶來的障疑與人際間的隔閡,在一般人的生活中也常上演相同的劇碼。
每個人都希望得到肯定、得到認同,也希望自己能被接納,不要被排除在外。可是,因為朋友不喜歡誰,所以就要跟著不喜歡他,以免失去友誼。因為誰比較特別,所以跟大多數人很不一樣的他,就會被疏離,若不疏遠他就會被牽連、被排擠。然而,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是想更靠近別人,更瞭解他多一點,卻因為心裡住著許多自己的擔心、別人的擔心,於是最後說出口的就變成一種彆扭,或一種傷害。
因為我不知道如何靠近你,所以我用了一種很笨拙的方式,像是罵你是笨蛋、捉弄你,希望你能多跟我說幾句話、對我有更多的興趣,我就有機會能多說一點關於我自己的事,同時也有機會能多知道一點關於你的事,不管什麼都好,只是要你的事都好。
害怕自己成為別人的負擔的人,不知道自己活著的價值與意義,不斷追尋。有時候,在一個團體中會突然感覺好像跟這時空無法融入一樣,自己好像不是屬於這個時空的存在,會懷疑自己真的可以活得這麼真實嗎?可以擁有這樣的幸福嗎?也許因為從來沒有過幸福,或者因為害怕幸福又再次從手上流走,所以乾脆自己主動破壞可能幸福的機會,如果從來沒有得到過,那也就不必承受失去的痛,也許這樣活著比較輕鬆一點。
可是,人還是有渴望的。人還是會渴望與別人靠近,能歸屬在一個團體中,還是希望能與他人分享喜怒哀樂,當自己有煩惱時能有人聽自己說,如果有人可以幫忙自己做些什麼心裡就會激動又感動,可以感覺到自己活生生地活著。在渴望得到與害怕失去之間,人們就這樣來回擺蕩著,無所適從地渡過,而這份高低起伏的心情也不知該如何好好地安放它。
人在關係中受傷,也在關係中療癒。過去雖然經歷了受傷的關係,無論是自己傷害了別人而感到自責,或是被傷害了而感到難過與孤獨,但最終能得到快福與幸福的方法仍是透過關係,也許是新的關係,也許是修補過去受傷的關係,但一份好的關係會帶來更多、更穩定、更有品質的關係。一份好的關係得來不易,需要互動的雙方都能信任對方,願意曝露自己內在脆弱的那一面,不管多麼黑暗或醜陋,慢慢揭開自己內心的黑暗角落,讓別人的溫暖與支持有機會能溜進去一些些,然後慢慢地去照亮自己心中的脆弱,看清楚它的樣子,知道「啊!原來我內在有一部分是這樣啊!它不太好看,但它是我的一部分,而這世界上也有人接納這個不太好看的部分呢!」這時候,自己能看見自己,也能接納自己。而當自己能看見自己時,才能看見別人;當自己能接納自己時,才能接納別人。
我知道我很脆弱,但是那是我的一部分,每個人都有這樣的部分,但每個人都用各自的方式在努力生活著。知道了大家都在努力著,我與別人就無不同,我也不再是孤單的一人。
@04:11-04:44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