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想試著整理一下,從碩三實習結束後到現在的生活中,所體會到的。

可是實在太多了,我想應該也會有很多遺漏的部分,只能就我所記得的先整理,那些暫時被遺忘的,等到再次想起時,再將它們接回心中的盒子裡歸檔、保存。

 

 

【抱怨】

這件事以前可能曾經說過,但仍想有個機會、時間完整地說明。

以前我是不喜歡抱怨的人,我對「抱怨」的看法就是「找藉口」。所以當有人在跟我說他不行、他做不到、他怎麼樣……的時候,我心裡想的都是唯一的一個答案:「他在找藉口」。

因為我曾看過一句話:「失敗的人找藉口,成功的人找方法。」我覺得這句話很有道理,因此也一直用這句話來鼓勵自己,讓自己的生活中不要有抱怨,想做什麼就盡力去做到好。

在研究所中,遇到一些同學,讓我對這事有些不同的想法與改變。

 

我從未認為別人跟我訴苦是一種抱怨,相反地還很高興別人可以跟我訴苦,那代表他很信任我,很高興有人可以將他心裡的想法告訴我,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想把自己的心事說出來的。

可是在研究所的生活中,經歷到真的是無法承受的抱怨,無論我再怎麼樂觀、再怎麼樣地轉念替對方想、幫對方接話,對方總是有接下來的擔心、像是無止盡的「我真的好可憐遇到這種事」……,不管我怎麼回應都沒用。

一來我感受到無力感,二來我跟一些同學也因為溝通上的摩擦而選擇保持距離,以免對方又覺得他被傷害了(他被傷害了=我在傷害他)。

 

有的同學則剛好相反,他不是跟別人「一直要」然後一直期待別人給他什麼。相反的,他很希望可以跟別人有進一步的交流,而希望別人可以把心事跟他說、有困難要提出來。

可是對我而言,才剛開學沒多久,因為我們「都讀諮商」、「都很溫暖」、「都很好相處」這些對諮商師所抱持的不切實際的想法而必須將我們都綁在一起,在認識不久後就要推心置腹地分享自己的人生經驗,這畢竟太快了。

我還是想保持自己的速度,所以也會拒絕,或是就不回應,只是這樣做常常好像會讓對方不高興,認為我應該要再積極一點才行。

 

認識我的人,可能都會覺得我不夠積極。但我很清楚知道自己不積極的原因是什麼,因此也不認為自己需要同意別人所說的自己才行。關於這點,倒是覺得還好。

 

在有人一直不斷抱怨、不斷要東西,而另一方面有人一直要我分享自己以便他們能有交流的感覺,這樣的情形交互作用下,我想「既然你們這麼喜歡知道,那我就說到讓你們不想聽。」

我打從心底相信,不會有人理解我的狀態,不會有人瞭解我,不會有人可以無時無刻支持我。在某個時間點、在某個地方,一定會有人漏餡,把他的真正意圖表現出來,而那個真正意圖是:「我說我關心妳,是為了表示我是好人、我有在關心妳,但實際上妳開不開心、快不快樂,我不是那麼地在意。我在意的是,我有做到這件事,這樣我就不會被別人說閒話。」

於是碩三實習結束後,我開始不斷地抱怨,不斷地在FB上「分享」我跟家人之間的恩怨與仇。剛開始會有人回應,會安慰、會引導、會要妳將心比心,但這些回應反而讓我更生氣,因為我很清楚地知道他們是要我「壓抑自己的情緒」,因為如果不這樣「妳就是個爛人」。

還有人會跟我說「啊妳不是學心理的嗎?自己的情緒沒辦法控制喔?」學心理學,是為了瞭解自己,為了「接納」情緒,而不是控制情緒,情緒被控制等於情緒被壓抑,被壓抑的那一些雖然暫時能讓自己的生活看起來很平靜、祥和、快樂、人生美滿,但久了之後它會因為被壓抑太久、累積太多而來個大反撲。這樣的反撲我曾經歷過好幾次,所以已經不想再用過去那種方式來面對了。

當我不願意去看見某些情緒的時候,被忽略的情緒就會壯大它們的力量,讓我不得不正視它們,從而接受它們、改變自己。就像當我的家人忽略我的需求時,我就會不斷地生氣、不斷地靠夭、不斷地說明這是不尊重而那是什麼……直到有一天他們開始聽見我在說什麼了、開始真的打從心底去了解我而不強迫我了,我想我才能好好地跟他們相處。那樣的相處才比較自在,而不是處處都是我的錯,只因為我沒有照著他們所期待的去過我的人生。

 

當然,我自己不喜歡看別人一直抱怨,別人也不喜歡看我一直抱怨。

剛開始,的確有一些人會正視、在意我所抱怨的內容,然後積極地想解決問題、改善它,於是會開始給我很多的建議。但老實說,我要的並不是建議,是有天一覺醒來有奇蹟發生:我的父母都改變了,不再自以為是、自我中心地跟我說話,不再只顧他們自己、只想要自己的面子而忽略我真正的想法與需求,不再只是要我配合他們而我不能有我自己的人生抉擇。但這種奇蹟怎麼可能會發生?所以這是個「無解」的問題。

從小,不知為何,跟同學相處時,我很少講到自己家裡的事。好像到高中以後還是研究所,我才意識到這件事,覺得自己很奇怪。

後來想一想,自己家裡的事說了要幹嘛?別人又不能幫忙。別人到底可以幫忙什麼?或者搞不好別人聽到我說的以後,還會反過來教訓我過得太好命、教我不能這樣、不能那樣,就像我的父母做的那樣。

如果我不喜歡這環境,我就自己去改變,我心裡想的是等我有一天賺了錢,我就可以選擇過我想過的生活。其他的事情,我真的不相信別人幫得上忙。而且,大人總是站在大人那一邊,誰會想聽一個小孩子說的話?

後來一直有人跟我說,我都不講自己的事。(為什麼要講?講了你能解決?)或者覺得我很有距離感、很神秘(我個人完全不這麼認為,這大概就是傳說中的「知覺扭曲」吧?)…我開始考慮是否要說說自己的事?

於是我開始說了。說到大家從注意到不注意,從安慰到不安慰,從給建議到不給建議,……,最後我證實了自己內心深處的信念「就是沒有人幫得了我」除了我自己以外。

當我想說的時候,我自然就會說。當我不想說的時候,還「要求」我說出來,而且如果不這麼做,那就是我有問題,這樣的作法是多麼地不尊重別人的人生與意願,我想這麼做的人大概不會了解吧?人本來就只有在自己想要改變的時候,才會主動尋求幫忙;如果別人不開口說就是「不對」,那我實在想不出來為什麼別人要勉強自己去配合你所認為「對的」的生活方式?

 

那些一直要我說而又承受不起我一直說的人,在我看來,他們並不是真心想要知道我在想什麼,也不是真心想要了解我這個人。他們真正想做的,只是做做表面工夫,告訴別人「你看!我多麼有愛心!我多麼關心別人!我多麼偉大!」

可惜他們沒料到的是,我並不想滿足他們這種虛榮的需求,所以我就一直說,說到他們受不了。

說到後來,發現很少有人可以懂得我在說什麼,我就變成對他人的怨懟:那些人給我希望,告訴我「說出來,大家一起想辦法」,然後又讓我清楚明白「沒有別的辦法,只有妳自己改變才行。」那我一開始為何要說?

我壓根沒想過要告訴別人的事,在這種「欺騙」之下被半強迫地說出來了,這些只想挖別人傷口的人到底想要證明什麼?證明自己有能力可以讓我對他們說出這些我不會告訴別人的事?為了滿足自己的「助人為樂」感而要我說出來,否則就是「有問題」、「業障太深」?然後在我說出來後,只用「喔!」、「這樣啊!」輕描淡寫地帶過?

也許是我跟別人不一樣,但遇到這種事,我通常都會生氣。氣別人說話不算話,根本無法幫我解決困難;也氣自己竟然這麼輕易相信別人,結果得到這樣的結局還不能怪誰只能怪自己太蠢、太笨相信了別人。

大多數的人,屬於這類的人。

 

這幾年的抱怨,證實了我一直不想面對的事:別人並不想真正了解我是怎麼樣的人,只想要我趕快改變以便讓他們更方便地使用我。

但,雖然很多人都是這樣,尤其是學習助人專業的人更是如此,無法接納我的本來樣貌,我還是幸運地看見一些人真的是真心想要了解我的。

這些人,大多沒有學習過助人專業,有的人的本行是老師但我們知道老師也有願意理解學生跟不願意理解學生的,有的人對於人際互動可能不太感興趣,但這些人不會因為我的一直抱怨就評價我是個「愛抱怨的人」,也不會因為我的抱怨就減損了我們之間的關係。

我到現在還記得,大學時同學曾跟我說過:「有時候說出來,不要都放在心裡比較好。」那時候我還很擔心個人形象,怕自己說了、抱怨了會被討厭,別人會對我的印象大打折扣:「原來成績優秀、待人和善的Nancy個性這麼差啊!」我一直不敢說,只敢跟與自己很熟的一個朋友抱怨,抱怨到後來她斷然決定不要當朋友,因為她承受了我四年來的所有抱怨。

有次當我跟大學同學提到,我以前的經歷時,我非常擔心不知道她們會怎麼看待我,因為並不是什麼快樂的事,而那位同學回我:「妳的微笑就是對我們最好的感謝」我真的只能佩服她的智慧,與感謝她對我的接納。

之後有事情需要聯絡別人時,當高中同學說出:「我仔細地分析了妳的PO文之後……」,我很驚訝竟然有人不只不把它們當作垃圾,而且還會去分析它們,試圖了解我的狀況,並且給我回饋。

或者我一直以為自己已經被放棄了,都沒有人要有什麼回應了,突然出現某個人給我的訊息或回應,讓我知道「原來他/她一直都有在注意我的動態」……可能是擔心給建議或回應後,我又更生氣,所以大家不敢輕舉妄動,但仍然默默地在注意著我。

那些真正有耐心的人,願意接納我的人,用他們的行動證明他們真的想關心我,而不只是用嘴巴說說。

不批判、不評價、同理、接納,看起來好像是有經過訓練的人比較懂得該怎麼做的事,然而有時候我們也會落入這種專業/外行的迷思中,也許其實那些沒有受過訓練的人,反而不會因為「訓練」或「應該」而綁手綁腳,用他們自己的方式在關心著身邊的人。

也許他們不太懂怎麼做才是比較好的,但他們願意花時間在身邊的人身上,也願意學習、改變、接受我的想法與需求。他們也不會因為我是天蠍座,就一直說我冷血、無情、沒同理心、專挑我的弱點來批評。他們雖然不是專業,但他們擁有的「開放的態度」可能反而比「只能這樣才是對的」的「專業」更加開放,因為他們不只要學習「專業」,還得學習尊重其他領域的專業。(當然不是每個人都是這樣,只是我發現那些關心我的人有這樣的共通性)

可是很弔詭的是,對於真正能夠接納我的人,我通常不太會想跟他們抱怨。而我在FB上的抱怨,通常是寫給那些無法接納我的人看的。關於這點,我想,我只是想要證明,無法接納我的人,他們就是無法接納我,請他們不要再做表面工夫說他們可以,然而其實他們不行。雖然無法被某些人理解真的很遺憾,不過這無損我的價值,也無損我「抱怨」的行為背後的正面意義。(這麼愛說正面,那就示範一下正面來看看啊!)

 

這三年來不斷被說「過得太好命」、不被理解還反被批判、受到更多的要求與「應該」,雖然覺得很累,自己幹嘛自找苦吃?但這過程中我也發現了誰才是真正「說到做到」的人,說得出「我關心妳,有事可以跟我說」而且也能用行動去證明的人。

我也學會分辨,有什麼事的時候可以跟誰說,因為那個誰對我哪個方面的了解夠深、知道我在意什麼點,所以討論的時候能更覺察自己的態度而不用自以為是的方式來跟我說話,讓我可以輕鬆一點。(不過對方可能很不輕鬆?)

 

而關於這件事,我最大的收穫,就是體會了我不屑的孔子曾經說過的一段話:「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還有,對於別人的抱怨,看見他/她背後真正所要傳達的訊息是什麼,而不單只是「表面上的抱怨」而已。對於別人的抱怨,多一些瞭解,而不是用「失敗的人找藉口,成功的人找方法」來阻斷別人的情緒,拒絕接納別人的狀態。我們有太多認知的東西,也太會使用認知了,太會到反而失去接納自己和別人的情緒的能力,反而讓認知扼殺了身為人類所擁有的美好特質。

 

 

 

 

@15:53:23-16:57:0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un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