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
同學將我當作競爭對手,雖然欣賞但也競爭。分數上的比較讓我感到心靈的疲憊。
於是決定讓位。
假如輸別人一點,但可以贏得關係,那麼我願意。當時。
但為何我要為了別人而改變?
為何要為了別人的願望就捨棄自己的願望?
甚至是自己的能力與人生。
高中。
愛比較的同學。
雖然沒有說「我比妳好」或「妳真差」之類的言語,但言詞間透露出這樣的感覺,聽起來會讓我感到有心理上的壓力。
「你看我做什麼、不做什麼喔!」所以大家都要向他看齊?
「我已經很知足了。」所以其他人不知足?
也許當事人沒這個意思,但這樣刻意地解釋反而會讓人不禁要想:『那你現在到底是想表達什麼?』
聽起來似乎話中有話。
而正是這份話中有話,讓人心裡不舒服。
高中。
說我怪的同學。
對於我的記憶力、打字能力或其他的方面事情,說出「妳真可怕」之類的言論者,他們不知道其實我才是真正打從心底害怕的那個人。
我害怕無緣無故被說閒話,害怕無緣無故被排擠,更害怕因為自己表現得好而不被接納。
所以我只好讓自己變爛,所以只好掩蓋這些能力,假裝我是一般人。
但為何我要為了別人的自卑而放棄自己的人生?
為何我要為了別人的不努力而跟著不努力?
想要在關係裡的渴望,讓我看不清現實,學不會教訓。
因為認為「關係」比任何事都更重要,所以願意犧牲其他的事來換取。
現在的我,已經不這麼想了。
而不這麼想的我,看清現實的我,回過頭去檢視那些歲月時,發現自己是如此地害怕得罪別人(儘管當時很多人怕得罪我)而委屈討好,也發現自己是如此地渴望卻又得不到親近的人際關係,因而失落。
但付出的時間與犧牲都不會再回來了,而最後也沒有得到我想要的,簡直就是兩頭空!
既然如此,那麼選擇自己可以掌握的這一邊,也許比較好吧!
人都是為了自己的。我也得學著為了自己,真正為了自己而活著。
原來那時的自己不快樂。
當時雖然知道自己不快樂,但有時候仍勉強自己要快樂。看來我又不夠真心誠意了。
所以在回頭檢視時突然意識到這件事,感到有點震驚,而且缺乏真實感。
我只是想要快樂,卻為此付出許多但仍然得不到快樂,反而更不快樂。
從現在起,我要處理堆積已久的諸多垃圾,把它們清潔整理好之後,打包拿去丟掉。
讓我的心保持空曠、乾淨、整潔,與輕盈。
@03:16:40-03:30:20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