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同學的論文,看著看著眼睛竟然痠了,鼻頭也酸了。

一方面心疼她,一方面感受到所謂「支持」與「陪伴」的力量,「接納」與「包容」自身脆弱的感動,以及自責自己沒有在朋友困難時陪在身邊的虧欠。

這裡頭,也讓我想起很多自己曾經有的想法與感覺,在自我對話的過程中,我忍不住流淚,覺得痛苦的同時也慶幸著自己還有感覺,慶幸自己還能有柔軟的同時也承受著撕裂般的痛苦,許多矛盾於此出現,卻只能讓它們出現,也只能讓它們出現。

 

『我想多做些什麼。』

我對別人的傷痛這麼說,但也許我是對著自己的傷痛這麼說。

可是一直以來都沒有察覺到自己的需要,只是一直將自己給出去,給到不知道自己是什麼,給到失去自己。

在孩子的身上我看到自己,只是我一直不願承認那就是自己,因為我無法開口跟別人說『我沒有自己』,當我口口聲聲說我很瞭解自己、很靠近自己的時候。

 

『我想多做些什麼。』

但我沒有再為我自己做過什麼。

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高中嗎?還是更早?我就已經沒有為自己做過什麼了。

我之所以能夠走到今天,是靠著我的認知強硬地告訴我「要這樣,不要那樣」因而得以活到現在。

然而,對人的信任、與人的關係、對世界的信任、與世界的關係,這些卻沒有好轉過,反而愈來愈糟。

 

 

人際關係總是不斷浮現問題的我,總是覺得不被瞭解、沒人懂我的我,回憶起第一次去諮商時也是因為人際關係,因此我開始往回看,看那段原本我以為已經看完的歷程。

在工作坊後的個別諮商中,我還是帶著保留地訴說著自己,把自己隔起來,自以為很巧妙地遮掩著,同時也在打擊我對自己「想要多做些什麼」的信念。

 

沒有用啊!我知道沒有用的。

因為法律不僅不能幫助我,而且還告訴我,如果對方在犯罪的時候未滿14歲,那法律會判定「兩方都是受害者」。

聽到這個回答時,我知道,就算我再怎麼積極爭取、再怎麼無畏他人的眼光,法律也沒辦法還我一個公道,而我要的就是那個永遠得不到的「公道」!

『這就是我們的法律』,我面無表情地在心裡感覺這份感覺,就算這份感覺因此讓臉上有什麼表情也無法幫上我的忙,所以乾脆連表情都不要有算了。

 

我要的,別人永遠無法給我。我開口了,別人也無能為力。

在許多的經驗中,不斷經驗著這些,我還能怎麼樣?

那些告訴我「妳不說,我怎麼知道要怎麼幫妳?」的人,在我說了之後,企圖想要「扭轉」我的「不正當的觀念」,我要怎麼信任這些人?要怎麼告訴他們我經歷了什麼?而又希望你給我什麼?

你根本什麼都給不起!

連我在小事上的開口,都無法接受,而只想著告訴我「妳這樣不對」、「妳這樣不行」、「妳應該檢討自己」的人,連同理、包容、接納都給不起的人,還想給我什麼?

無論是在獨自一人求救時無人回應的黑暗中,或是在身邊有人但心跳異常劇烈跳動的焦慮中,那份孤單與無助是沒有任何人懂的,那份只能靠自己、無法冀望有人能拯救我的絕望與黑暗是沒有人懂的,那種不能對別人信任、只能逼自己堅強因為如果不這樣根本就無法得救的危機是沒有任何人懂的。

處在危機情境中,不時提心吊膽地過生活,生活就是危機,長期下來我麻木到無法感受比那些還不足的小事,面臨突發狀況的反應與一般人不同,但這更讓我與他人的距離被劃割得更寬、更鮮明。

因此我更無法信任他人。

 

我只能學著自立自救,無法期望別人救我。

我只能學著在遇到狀況時,想盡辦法解決問題,因為我知道萬一同樣的事情再度發生,我還是只有自己可以依靠。

因此我害怕依賴別人,一旦開始了我就無法獨立,如果再遇到同樣的事我只能更脆弱、更無助、更無能地去面對,而不是想辦法讓自己逃脫。

我害怕依賴了別人之後,就無法救自己了。連唯一可以救自己的自己都無法救自己,那還有誰能救我?

雖然孤單,雖然很累,但是無法信任與只能靠自己,讓我忍不住更想依賴著誰。

原本稀鬆平常的小事,在被刻意給予意義的同時,更強化了它的吸引力,而我又因此更加害怕去依賴誰。如此矛盾著。

 

 

對於做錯事的人那種「得理不饒人」的態度,別人說我是多麼執著、死心眼、看不開的那些原因,昨天的眼淚中我明白,因為我要一個公道,而世人無法給我這個公道。

我要做錯事的人得到他應有的懲罰,而不是任意妄為地傷害別人後卻可以逍遙法外繼續做著傷害他人的事,所以當我遇到做錯事的人,我就會死咬著他的錯不放,覺得他要為自己的言行舉止付出相對應的代價,而這代價無論如何對我來說都是不夠的。

不夠!

就算犯錯的人被施以多少的懲罰,我都覺得不夠!因為傷害已經造成了,成為無可扭轉的既定事實了,不管做什麼都無法平撫我那不如以往的心境。

不夠!

永遠都不夠!

不明白的人,只能看到我的執著跟死心眼,但是昨天我終於明白,無論給我什麼都不夠,因為我要的是一個永遠無法獲得的東西,一個誰都無法給我的公道。

我憤怒著,但又無可奈何。因為再怎麼憤怒,該死的人還是不會因此而死,甚至連懲罰都沒有。

我憤怒著,對那些做錯事卻又以一副「那又沒什麼」的態度在看待自己言行舉止的人感到無比的憤怒,希望給他們相對應的懲罰。

可是就算給了他們多少懲罰,我還是覺得不夠,因為在我心裡,懲罰永遠無法落實,期待永遠無法得到回應,我的心永遠都是空的。

 

 

我憤怒著。卻說不出口。

因為我知道,沒有人可以幫得上忙。因為我知道,沒人可以給我一個公道。

我要全世界的人都知道誰不該做什麼事,讓做錯事的人知道自己做了什麼事,可是這件事是辦不到的。

所以,我要說什麼?說了也是沒有用。

所以諮商過程中,我如此抗拒著嗎?我也不知道。

在心裡fight很久,在焦慮中存在好久,我累得不知道自己在哪裡,卻又找不到出口也不想找出口。

因為說不出口啊,那股憤怒永遠無法得到解脫。

 

 

終於明白,我不夠關心別人,以及自己。

終於明白,我封閉了感情與感覺的可能性,因為不管做什麼都不夠、都無法幫助我,所以我關閉了其他的一切,只讓關不住的憤怒在外頭打轉,許久。

 

 

 

 

@14:47:59-15:20:0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un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