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人間疾苦的人很多,通常專注於研究的人很容易被批這點。
學術研究畢竟和實務工作不同,研究做得好、質量兼具,跟個案也能做得好、做得成功,是兩碼子事。
對那種沒有經濟壓力、家庭溫暖、身體健康、沒有特殊境遇、課業與戀愛順利到甚至稍嫌乏味平淡的人來說,要當一個好諮商師並不簡單。
輔導原理的老師曾說過:「最好的同理心,其實是『同歷心』。」
是的,因為有相同的經驗,因為遭遇同樣的事,所以才能深刻體會那是什麼感覺、會有什麼想法,以及為什麼旁人勸不聽的執迷不悟。
是的,因為有相同的痛,所以面對別人的痛時,能像自己在痛一樣地「共感」著,共同活在這段關係裡,而非冷眼旁觀、只會使用技巧的沒有生命。
所以,我真的覺得,沒有痛過的人最好別當諮商師。
因為你在日常生活中會怎麼樣去「評價」一個人,怎麼樣用「自己認為對的」觀點看待事件,你就會在諮商情境中那樣對待你的個案。
別說你會注意,別說不可能,不要以為個案是笨蛋,都感覺不出諮商師的一舉一動,相反地,個案之所以為個案就是因為他比別人更敏感。
如果無法認清這點,硬要做個案,還用內外不一的態度來面對個案,我相信這段關係很快就會破裂。
最好的同理心,其實是同歷心。
所以遇到危機個案時,你要怎麼辦?
告訴他「生命的可貴」?還是帶他去醫院看那些和絕症對抗的人用盡最後的力氣活出生命的色彩,實則想「引導」他?
我覺得,當諮商師抱持著「你不能自殺」的想法時,就已經遠離個案了。
這個念頭一出現,諮商師就站在個案的另一邊,無法共感,所以也無法了解個案的頻率。
「簽契約」也是,那是諮商師的期望,是「被教導要這麼做以保護自己」的諮商師的期望,而非個案的,那麼所謂的「以個案的需求為優先考量」又是為何?
如果要說,雖然不是以個案的需求為優先考量,但那是「為了個案的最大利益福祉」而做的決定,那另外的問題也隨之而來:是「誰」認為的最大利益福祉?
「誰」認為這樣做才是「最好的」?
說穿了,諮商其實很有限。
而那些照教科書上學,也照教科書上教的人,似乎沒想過要和學生討論這個問題?
想自殺的人,有的是聽多了那種「生命可貴」的屁話,有的是在別人試圖「引導」他時發現沒人了解自己而更加絕望。
你以為為他好的,想「引導」他,結果卻是壓死他的最後一根稻草,如果演變成這樣,不是很可笑嗎?
我想也許有人會說我的邏輯很怪,不過沒關係,這種事我已經習慣了。
我已經習慣,別人沒有能耐承接我,就用一句「妳很奇怪」來帶過,把責任丟給對方,自己就什麼都對、什麼都美好。
但我仍認為,當你想引導時,你就不是與他同在了。
那是為了自己「不能自殺」的價值觀,而硬要別人接受,並且要求別人符合自己的期望、卻無法聽見對方心聲的一種減輕自己焦慮的手段。
@20:52:48-21:09:44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