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新竹全職實習,轉眼間也快一個月了。
短短的一個月內,我走過許多地方,為什麼會這麼忙碌呢?我也不知道。
7/16,星期五,我吵別人吵了幾次,終於有人帶我去逛夜市了。
說真的,我只是一時興時,想在新竹逛逛夜市,但沒想到…
新竹的夜市就跟新竹的食物一樣,令人不敢恭維。
在這裡,我不得不介紹大家一個blog:
http://mediz.pixnet.net/blog/post/24041322
第一段,整個就是perfect!
完全道出大家的心聲啊!
總之,我想是我逛過的夜市規模都比我在新竹逛的這個還大,所以我心裡充滿空虛。
最令我感到空虛的,莫過於竟然沒有棉花糖這件事!
這不只是空虛,還會令人生氣!
怎麼可以沒有棉花糖呢?沒有棉花糖,你叫我們這些市井小民是要怎麼生活下去?
我們無趣又平凡無奇的人生已經夠枯燥乏味了啊!
我這麼興奮,還要盧別人帶我去逛夜市,並不是為了想知道新竹的夜市沒有賣棉花糖這件事!
好吧,轉移心情好了,有點激動…。
本來看起來是沒什麼希望可以去夜市的,因為可以帶我去的人說他對那種東西沒興趣,
幸好我有堅持,不過現在回想起來,真不知道當時的堅持是幸好還是悲哀?
總之,新竹的夜市沒有棉花糖…。
啊…不小心又繞到棉花糖上了…。
總之,雖然他這麼說,但我還是想去逛夜市。
知道我舊家的人就知道,我家後面就是我們上學的國小,小學後面那條街就是夜市,
所以,『夜市就在我家後面』。(打死不想說學校就在我家後面耶~)
夜市就在我家後面,我這麼說。
我只是沒有說,『可是我不能去逛夜市』。
明明就在我家後面,別的同學家裡住得很遠的也會跑來逛夜市,
可是,家裡離夜市這麼近的我卻不能去逛夜市,
所以在小時候,逛夜市這件事,對我們兄妹來說,是一種渴望,是會讓我們很開心的事。
對別人來說可能沒什麼,「不過就是個夜市嘛!」「隨時都能去的啊!」
但是,並不是每個小孩子都能去逛夜市的。
請別忘了世界上有這樣的孩子,在心中渴望著,也失望著。
不能去逛夜市的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媽不喜歡人多的地方。
(關我屁事?妳不想去待在家裡,我們自己去就好啦!)
但是她又會以「年紀小」為理由,不准我們出門。
(明明就有一堆小孩子自己去逛夜市,妳不懂社會就不要亂說嘛!)
然後會說夜市沒什麼好逛的。
(那是妳覺得啊!我們又不覺得!)
之後再說,夜市都賣一些不營養的食物。
(妳自己不吃就算了,不要批評別人的喜好。)
因為這種我個人到現在還是覺得很沒邏輯的理由,而被限制。
不用學過心理學,只要是人都知道,當你被限制的時候,你反而會更想去做那件事。
因為,人性本賤。【From 蔡光光】
大人總以為他們做了很正確的事,然後為自己的鎮壓成功而沾沾自喜,
不管小孩心裡的感受,自然也不會想要溝通、當然更不可能知道小孩心裡真正的想法,
我們雖然不再提起,但我們(至少我是)還是十分渴望著的。
因為知道說出來一定會被拒絕、被駁回,所以不做徒勞無功的事,
像這樣的習得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對我來說,已經是習慣就好。
所以我不會提,不會期望父母什麼,但是我心裡很清楚,等我有能力的時候,
我就會去做一切我想做的,我不會再看別人的臉色過活。
至於溝通這種事,小時候沒好好處理,等到孩子大了,年紀有了,
才來說「我們要好好溝通」,已經太晚了。
只有等到發現那套已經不管用了,才會想到要聽別人的聲音,會不會太晚了?
我們的成長環境中,從來都沒有「溝通」這件事耶…
怎麼可能你突然說「我們來溝通」,就可以達到自己理想中的溝通,而這理想的溝通還極可能是達到你自己個人的控制慾。
雖然現在有人找我去逛夜市,我也不見得會想出門,
但那只是因為我沒被剝奪,可以自由選擇想要的人生。
想逛夜市的時候就逛夜市,不想逛夜市的時候就不要逛。
而不是想逛夜市的時候不能逛,
當有機會可以逛夜市的時候,無論你想不想去、可能得犧牲你心愛的電視節目,你還是選擇把握機會去,
因為你不知道下一次要等到什麼時候?或者是,還有沒有下一次?
雖然看起來有點悲慘,不過小時候還是有救星的。
我唯一的堂姊跟她媽媽,也就是伯母,到鎮上來晃晃時,如果是星期五的晚上,就會來我家帶我們去逛夜市。
因為她們也知道,如果她們不來帶我們去逛,我們就不能去逛夜市。
所以小時候,在逛夜市這件事上,我反而是期待我堂姊跟伯母,而不是期待一個原本應該好好照顧我的母親,也就是心理諮商中所說的「重要他人」。
類似這樣的「不能期待母親,只能期待其他非母親的女性之拯救」的情形不勝枚舉,
我曾經想過,也許這就是為什麼我無法跟母親很親,甚至很好的關係。
堂姊和伯母帶我們去逛夜市的時候,一定會問我們要不要吃熱狗、炸雞翅,那些我媽認為不健康但死小孩愛死了的食物。
最近這幾年跟堂姊他們的互動比較頻繁,之前有次去她家,他們買了雞翅,我心中突然一陣感慨…
對我而言,看中醫的這幾年,我已經對炸食有抵抗力,甚至腸胃不太能消化這類食物了,
而她與她的孩子們仍能保有那份興奮與喜悅,令我不禁意識到今非昔比。
另外,在食物上,我比我哥還多了棉花糖跟糖葫蘆的問句,想來就爽。
因為我們知道,藉由有同等權力的人,我們才能要到心中的東西,內心的需求才得以被滿足,
所以對於這樣的關係,我們仍眷戀著,至少我還眷戀著。
為什麼跟母親頂嘴卻對其他人不會?為什麼對母親沒好臉色卻能對其他人乖巧微笑?
原因很簡單,因為她沒給我,我想要的、我需求的,並且無法認同、接納我,
我想要的,得用盡全力抗爭才行。
話語不夠激烈,他們就聽不懂,或者認為「沒關係」然後就像搓湯圓般地帶過。
而為什麼我會喜歡棉花糖呢?
這就要說到有一次,外婆家那區的慶典時,在別縣市的阿姨都回來吃流水席,
因為是祭典,所以有小販擺攤。
很小的時候,我是不敢嚐試新東西的,當然也不敢嚐試新食物,
所以表哥、表姊問我要不要喝珍珠奶茶時,我堅決搖頭。
小時候比現在還害羞,那時還是很怕生,只能用搖頭表示。
後來他們又問我要不要吃棉花糖,一直慫恿我說那個很好吃,
於是,基於不好意思拒絕別人的心情,我就吃了一小口…
沒想到…這一小口,竟然大大地改變了我的人生啊~!
這可不是在演小當家喔!
總之,我一吃之下,發現驚為天人!
於是從此以後,去夜市我都會要求買棉花糖>///<
就算我不好意思開口,但只要看到棉花糖的攤位,我堂姊一定會問我。
悲哀的市井小民的平凡人生中,也是有希望的。
但是…就如同上面所提過的那般……
新竹的夜市沒有賣棉花糖啦~╯-____-)╯~═╩════╩═~
難道可以因為不知道「童年時得不到,長大後有能力就會一直去做那件事」的補償心理,
就不賣棉花糖了嗎?
難怪新竹的夜市不發達啊…(倒)
結論:我想在新竹吃到棉花糖,創造奇蹟的紀錄。Wait for me~!
@23:17:54-00:0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