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愛,就是讓對方自由。上禮拜電影團體的心得,今天看了版上某篇文章後也有同樣的感受。放手也是一種愛,我想。這時候開始不太喜歡共時性。
2011/04/12 00:08|發表迴響
-
今天終於把工作坊老師寫的書看完了,感覺好漫長啊!「他的失蹤,你覺得他想告訴你什麼?」答案在很多地方找得到,只是當事人願不願意承認與面對罷了。好女人就該讓自己有停損點!
2011/04/12 00:13|發表迴響
-
平常不管別人死活,一副我最大的模樣,下台後才開始關心別人,這種人有什麼好可憐他的?自己做的事,自己負起責任,一輩子想把事情丟給別人坐領乾薪似乎不太可能,因為現在連總統A錢都可能被查到了。
2011/04/12 08:45|發表迴響
-
也許有人覺得這種人很可憐,但我還是不免要懾服於老祖宗的智慧: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今天會演變成這個局面,當事人自己難道不用負起一些責任嗎?不被允許表達難過的情緒又怎麼樣?以前我曾經訓練自己不能有感情以免受到傷害,努力很久終於有一番成果,因為學了諮商所以不得不再把以前的事挖出來看,包括訓練自己不能有感情這件事也得一併攤在陽光下檢視,其他的人也是如此,憑什麼我們這麼努力地讓自己痛,有人卻什麼事都不用做只要出一張嘴就好?還敢跟學生說「學諮商要先談自己」,到底有什麼資格說這種話啊?不解。
2011/04/12 08:49|發表迴響
-
只要博取別人的同情就可以不用做任何改變,這件事始終令我不解。今天當事人在這裡做這樣的事,他必定從中得到好處,否則他早就痛苦地改變了,那麼為什麼他不用改變?因為還沒到那個時候,因為這環境還「有利可圖」,也許是保護他的人,也許是他可以得到某些實質的利益,總之,還會繼續在這個位子上是當事人自己選擇的,其他人什麼都無法介入。如果介入的話,就反映出自己的議題了。
2011/04/12 08:52|發表迴響
-
請櫃檯幫忙的態度是高高在上、不可一世一樣子,你以為你是誰?「越飽滿的稻穗,頭垂得愈低」這個道理都不懂嗎?不過也不能怪對方,因為他現在已經不在上位了,所以只好做些事讓自己「好像」有威嚴一樣。連請、謝謝都不會說,跟別人說話還很大聲,而且就在個諮室的門外,裡面的個案會談不會受到影響嗎?自以為有界限?下次團督我們就來問個清楚明白。
2011/04/12 11:47|發表迴響
-
依行政流程作業,問要不要打電話時,還被反問「這個案是你約的嗎?」是誰約的是你諮商的重點嗎?這是個管的工作,你現在又不是主任,也不知道職位是什麼,有什麼權利問這個問題?要問就問個管員,我沒有那個權利回答這個問題,一點諮商倫理都沒有,還敢跟別人說諮商是什麼。
2011/04/12 11:52|發表迴響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